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6 22:08:46
◎據(jù)吉華集團披露,公司基于審慎性原則,結合當前募投項目實際進展情況,在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募集資金用途及投資項目規(guī)模不發(fā)生變更的情況下,擬對部分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進行調整。具體來看,公司擬將氨基蒽醌技改項目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由2022年12月31日調整為2024年12月31日。
◎吉華集團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其他流動資產余額為10.68億元,其中10.37億元為理財產品。公司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為5.56億元,其中1.42億元為理財產品,4.12億元為基金。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吉華集團(SH603980,股價4.97元,市值34.79億元)12月6日晚間披露,擬對募投項目“年產3000噸1-氨基蒽醌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氨基蒽醌技改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由今年年底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上市后,吉華集團對其首發(fā)募投項目進行了多次調整,甚至終止了部分項目以補充流動資金。而從業(yè)績上看,吉華集團近幾年的凈利潤下滑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手握“重金”的吉華集團將不少資金用于投資理財,投資收益也成為了公司盈利的重要來源。不過,受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變化影響,吉華集團的部分理財投資也遭遇到了“地雷”。
據(jù)吉華集團披露,公司基于審慎性原則,結合當前募投項目實際進展情況,在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募集資金用途及投資項目規(guī)模不發(fā)生變更的情況下,擬對部分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進行調整。
具體來看,公司擬將氨基蒽醌技改項目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由2022年12月31日調整為2024年12月31日。
據(jù)吉華集團招股書,氨基蒽醌技改項目總投資為1.2億元,擬全部使用募集資金。項目計劃在吉華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吉華廠區(qū)范圍內通過增加生產設備及公用配套設施及擴能改造,形成新增年產3000噸1-氨基蒽醌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后,正常經營年份將新增年銷售收入1.95億元,實現(xiàn)利潤總額3761.3萬元。
按照招股書所稱,氨基蒽醌技改項目預計在兩年內完成建設并投入生產。“根據(jù)目前公司生產經驗和新增設備性能特點,投產后第一年達到設計產能的80%,第二年達到設計產能的100%。”上市公司當時稱。
對于此次延期,上市公司表示,“3.21”響水事故后,江蘇省化工行業(yè)政策發(fā)生了較大變動,要求暫停含高危工藝(如硝化工藝)項目的實施,并對含高危工藝的新改擴建項目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公司氨基蒽醌技改項目含硝化工藝,屬于含高危工藝項目,根據(jù)相關主管部門要求,需暫停該項目的實施。同時,公司稱,受多重因素影響,公司下游印染和紡織市場萎縮,公司現(xiàn)有產線能夠滿足生產需要,產品和產能能夠滿足市場需要。氨基蒽醌技改項目主要用于延伸公司產業(yè)鏈,提高公司產品的內部配套能力,暫停實施不會對公司的生產和銷售帶來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伴隨著氨基蒽醌技改項目的延期,吉華集團首發(fā)募投項目中的四個實體項目均遭遇到變故。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截圖
2017年6月,吉華集團完成首次公開發(fā)行,以17.20元/股的價格發(fā)行了1億股股份,募集資金總額為17.2億元,募資凈額為16.32億元。按照規(guī)劃,16.32億元募資凈額中,2.63億元擬用于“年產2萬噸H-酸(二期)生產線技改項目”(以下簡稱H-酸二期項目),4.68億元擬用于“年產11250噸高性能分散染料、7500噸高溶解性高強度酸性系列染料、11250噸高溶解性高強度直接系列染料、10000噸活性系列染料項目”(以下簡稱系列染料項目),2.81億元擬用于“年產3萬噸活性染料擴能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3萬噸活性染料項目),1.2億元擬用于氨基蒽醌技改項目;還有5億元計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2018年10月,吉華集團宣布,擬對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進行調整,將原計劃在江蘇吉華實施的3萬噸活性染料項目中的2.81億元募集資金調整用于杭州吉華江東化工“年產10萬噸染料及中間體產業(yè)轉型提升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10萬噸染料項目)。據(jù)稱,10萬噸染料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預計2020年6月投產。
2019年4月末,吉華集團公告稱,擬終止實施系列染料項目和H-酸二期項目。彼時,兩個募投項目累計投入1.09億元(H-酸二期項目投入為0);公司宣布擬將兩個項目的剩余資金和結余募集資金及利息共計6.69億元用于永久性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公司當時稱,進一步開展相關募投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公司目前相關產品的產能亦能滿足現(xiàn)有訂單需要,終止募投項目不影響公司的經濟效益。
今年4月,吉華集團又宣布,擬將10萬噸染料項目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日期由2021年12月31日調整為2024年12月31日。按照公司所稱,10萬噸染料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已建設完成并正常生產,二期項目原定計劃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但由于受疫情影響和相關部門對區(qū)域轉型提升的新要求,項目需按新要求進行調整,故未能按計劃完成。
手握“重金”下,吉華集團將不少資金用于投資理財。
吉華集團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其他流動資產余額為10.68億元,其中10.37億元為理財產品。公司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為5.56億元,其中1.42億元為理財產品,4.12億元為基金。
近幾年來,吉華集團業(yè)績持續(xù)下降。2019年~2021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34億元、2.31億元、1.3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8.19%、46.94%、40.82%;同期,公司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3.71億元、4200.85萬元、731.20萬元。
投資收益已經成為吉華集團盈利的重要來源。2020年、2021年,公司的投資收益分別為1.03億元、1.74億元。
不過,吉華集團2021年年報披露,其購買的理財產品中,部分信托計劃出現(xiàn)逾期,包括因部分房企債務到期日逾期未歸還,導致信托計劃逾期。
在回復上交所關于公司2021年年報的信披監(jiān)管工作函時,吉華集團曾透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信托金額合計9.07億元,截至2022年6月6日,上述信托產品已收回4.67億元,未到期金額4億元,逾期金額3988.54萬元,2022年公司無新增地產項目投資。
今年9月30日,吉華集團公告稱,公司購買的“中建投信托·安泉593號(青島融創(chuàng))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存在延期兌付風險。鑒于此次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故存在本金5000萬元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430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