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6-27 09:35:30
6月份以來,在流動性影響下債市快速下跌,尤其是今年成立的新債券基金,更是大規(guī)模跌破1元面值。
證券時報記者 張哲
6月份以來,在流動性影響下債市快速下跌,尤其是今年成立的新債券基金,更是大規(guī)模跌破1元面值。
Wind統(tǒng)計顯示,在今年以來成立的118只(A/B類分開計)只債券基金中,已有39只跌破面值,還有多只凈值勉強維持在1元左右。其中,涉及權益類市場的債券基金跌幅較大,例如,3月20日成立的中海可轉債凈值僅有0.939元,4月18日成立的民生加銀轉債優(yōu)選凈值僅有0.964元,3月26日成立的融通標普中國可轉債凈值也僅有0.963元。相較之下,純債基金跌幅較小,面值在0.99元附近的純債基金較多。
數(shù)據(jù)顯示,二級混合債基(A/B/C分開計)6月份以來凈值平均下跌4.11%,今年前5個月凈值僅增長6.17%。“有權益類配置,例如轉債等新基金,盡管可能倉位很低,但凈值下跌速度也很快,尤其是配置轉債的債基。”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
同時,從數(shù)據(jù)上看,跌破面值的新債基多集中于3月份成立,例如,嘉實增強信用、鵬華國有企業(yè)債、華夏純債、泰達宏利信用合利、中海可轉債等跌破面值的新債基成立時間均在3月份,而5、6月份最新成立的債基凈值下跌幅度稍小。
“這跟建倉節(jié)奏有關,3月成立的新債基一方面處于債市高點,另一方面,倉位相對較高。” 上述人士認為。
對于債市未來表現(xiàn),有債券基金經(jīng)理認為,日前央行對銀行注入流動性,流動性引發(fā)的債券拋壓有望止步,債市得到暫時休整。不過,未來資金面仍有待考驗。“7月5日補繳準備金又是一場考驗。”匯添富基金曾剛則認為,在經(jīng)濟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債市中期仍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原文標題:118只新債基39只跌破面值
原文鏈接: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480971.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