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1 09:43:18
每經編輯 杜宇
9月20日晚間,賽力斯(SH601127,股價75.55元,市值1140.6億元)發(fā)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全資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華為技術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引望”)10%股權,經交易各方協商確定標的股權交易價格為115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
賽力斯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將進一步加強與華為的合作,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該交易尚需經公司股東大會批準。深圳引望擬在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支付完畢前根據交易雙方確定的裝載方案及原則實質裝載,裝載完成后深圳引望將承接華為原有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核心業(yè)務。
圖片來源:賽力斯公告
深圳引望主要從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的增量部件,助力汽車產業(yè)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升級,為客戶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云、智能車載光等產品和解決方案。賽力斯披露的草案顯示,深圳引望的團隊規(guī)模、技術水平、產品成熟度和商用規(guī)模、流程體系能力業(yè)界領先,并具備全棧核心技術自主研發(fā)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深圳引望也是全球范圍內極少數已實現規(guī)模收入并盈利的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公司之一。
本次交易,賽力斯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深圳引望10.00%股權,交易對價為115億元,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包括但不限于通過賽力斯汽車經營所得自有資金、股東增資等股權融資方式、銀行貸款或其他方式解決。賽力斯表示,公司目前已積極穩(wěn)健推進資金籌措工作,自籌資金來源充足,可以有效保障本次交易對價的支付,不會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賽力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69億元、63.98億元和163.6億元。報告期內,隨著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回款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快速上升,可通過日常經營獲得穩(wěn)定且規(guī)模較大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同時,上市公司保有充裕的自有資金,為本次交易后公司日常運營提供了充分保障,“若本次交易最終自籌資金來源包含銀行貸款等債務性融資,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足以超額覆蓋,不會對上市公司償債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賽力斯表示,通過本次投資,公司將緊抓智能駕駛技術迭代風口,進一步加強智能汽車技術前瞻布局,全面提升公司在汽車智電化技術和智能汽車產品的先進性,實現技術和產品的雙重領先。
據券商中國,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9年4月,他曾首次提出華為要做新能源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但對此定位,當時華為內部仍存在分歧,“目前,基于自身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華為已逐漸形成共識:聚焦‘三個智能’——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控,從最早建立車聯網實驗室,到后來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到現在成立的引望,華為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目前,引望累計投入研發(fā)成本400多億元,智能駕駛軟件工程師達到4000多人。最艱難的時期,我們一年虧損有80多億元。但是經過努力,今年華為車BU可以實現盈利。”徐直軍透露。
上月,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科技、賽力斯兩家車企相繼分別投資115億元,入股引望公司,目前,兩家車企分別持有引望公司10%股權,另外80%股權由華為持有。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在賽力斯公布擬115億元入股引望之公告中,華為車BU獨立計劃首度公開曝光。
據當時公告,截至公告日,引望尚未完成業(yè)務裝載,華為及引望擬在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支付完畢前根據交易雙方確定的裝載方案及原則完成實質裝載,裝載完成后引望將承接華為原有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核心業(yè)務,根據裝載方案及原則,華為擬向引望進行資產、人員、知識產權等裝載。
截至2024年7月31日,華為擬轉讓專利及專利申請共計6838項,擬許可專利包括裝載業(yè)務需要使用的其他專利;擬轉讓及擬許可技術包含裝載業(yè)務相關軟件、代碼、文檔和數據等技術資產;擬轉讓商標及商標申請共計1603項,擬許可商標及商標申請共計1600項。
基于引望經審計的擬裝載業(yè)務模擬報表顯示,2024年1—6月,引望營業(yè)收入104.35億元,凈利潤22.31億元。
據券商中國,在最新的采訪中,徐直軍首次公開談及引望具體獨立時間表。
“今年底希望把華為車BU的所有資產、人員裝載到引望,實現引望獨立運作。第二批投資伙伴什么時候進來,目前還沒有明確計劃。希望引望成為一家股權多元化的獨立公司。短期內,引望的合作伙伴數量將不設上限,引望將繼續(xù)對戰(zhàn)略合作伙伴開放股權。”徐直軍說。
至于引望獨立后的情況,徐直軍表示,華為車BU獨立為引望之后,不會帶來業(yè)務模式的變化,引望既獨立運作,又將得到華為長期的支持。新公司將繼續(xù)使用兩大核心品牌——乾崑智駕及鴻蒙座艙,與合作伙伴一起,引領汽車產業(yè)智能化的下半場。
據證券時報,徐直軍強調,引望開放股權后,“華為不造車”的原則將更堅定,“如果華為造車,只能是華為品牌車,充其量就像華為手機一樣,占10%—20%的市場份額。但是做了以后,引望就只能為自己服務了,說不定還要建汽車制造廠,對于中國汽車產業(yè)來說,無異于重復建設。我們以引望的身份,既能夠參與到整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做的又是智能汽車最核心的部分,又能與中國汽車產業(yè)共同前進”。
8月29日下午,華為在官網公布2024年上半年經營業(yè)績。數據顯示,華為在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417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4.3%,凈利潤率13.2%。
去年同期,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凈利潤率15.0%。
對于上半年的業(yè)績,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證券時報、賽力斯公告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