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1 21:13:37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益銘
7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4中國保險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召開,其中,在“五篇大文章”系列研討會——新能源車險差異化定價探索與挑戰(zhàn)上,來自保險業(yè)的新能源車險業(yè)務一線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論新能源車險發(fā)展的挑戰(zhàn)和機遇。
會上,螞蟻保車險業(yè)務精算負責人張紀元表示,跟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發(fā)生的其中一個較大變化就是車型的演變延伸,比如現在大家常說買菜車和奶爸車,對比燃油車其實是車型細分出了一個垂直領域,而這些概念車更多的是跟車主的垂直使用場景相關。因此,新能源車時代,人的數據尤為重要,切分出來具體開車人的使用場景就決定了開車風險高低。
在張紀元看來,車險本身的風險主體是車,但現在其實更需要知道的是誰在開這輛車以及開這輛車的人風險因素幾何。從數據角度看,最好能有從車的數據、人的數據以及人車的關系數據來評估風險和定價。
張紀元分享了從數據方面發(fā)現的一些有趣模式,比如車主是子女,但是一輛買菜車實際的使用者或許是他的父親,其實是當作一個日常的買菜車在使用,因此出行的時間可能是早上比較早的時間,出行距離也不會很長,而在車險定價方面考慮這一類車相對的風險其實是比較低的。另外一些常見模式比如車主是丈夫,但是這輛車其實是夫妻之間在使用,那么如果妻子開這輛車的時間占比比較多,相應這輛車的風險可能也是比較低的。
對于未來新能源車險費率的變化趨勢,張紀元表示,回顧燃油車費率調整的時候,已經有大部分的用戶是觸達了下限以及上限的,在自主系數放開了之后,這些下限和上限的用戶得到了更合理的一個價格,總體來看平均自主系數也是下降的。而新能源車方面,有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新能源車的車輛保有量大概是2000萬輛,預計到今年年底應該是2700萬~2800萬輛,這當中到今年應該至少有一半也就是1400萬輛車,已經有兩三年的歷史保單數據,其中有相當多的用戶價格也已經觸及到上限或者下限。“監(jiān)管選擇這個階段去做自主系數放開,相信一樣能讓新能源車當中觸及下限和上限的用戶拿到一個更合理的價格。”
進一步參考燃油車的情況,張紀元認為,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平均的自主系數無疑是下降的。但從短期來看,確實有著部分特定風險因素的存在,所以自主系數還是有明顯的上升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