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7 20:06:14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孫磊
近日,豐田汽車旗下豐田汽車信貸公司(Toyota Motor Credit Corporation,以下簡稱TMCC)遭到了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以下簡稱CFPB)的“點名”。
據CFPB官網消息,日前,CFPB責令TMCC支付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9億元)的款項,原因是TMCC強制增加借款人汽車貸款的捆綁產品,并對取消該產品進行阻礙,影響了借款人的信用。CFPB要求TMCC立即停止上述行為,并支付4800萬美元給受到影響的客戶,支付1200萬美元給CFPB的受害者援助基金。
“首先,豐田方面要支付的款項不是罰金,而是和解金,這是美國市場中特有的制度和現(xiàn)象。和解金意味著,豐田金融方面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存在違法之處,或者說是有問題的。但支付了和解金,就代表著這件事情可以畫一個句號了。”一位接近豐田汽車的消息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否認違法行為,但支付和解金
公開信息顯示,TMCC總部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是豐田汽車在美國的汽車金融分支機構,也是美國最大的間接汽車貸款機構之一。截至2022年10月,TMCC擁有近500萬用戶和超過1350億美元資產。
根據CFPB方面披露的信息,TMCC通過經銷商向購車消費者提供貸款,以及隨車出售的可選產品和服務。經銷商通常將產品和服務捆綁銷售給消費者,然后將其添加到汽車貸款合同中。這些捆綁產品或服務,或造成每筆貸款產生750~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0.54萬~1.79萬元)的額外成本,在車輛銷售或租賃中添加這些產品或服務,會使得消費者的貸款金額、財務費用、月供等顯著增加。甚至,在部分情況下,經銷商會向用戶謊稱這些產品都是強制性的。
CFPB方面認為,TMCC存在通過設置不合理的取消流程以阻止消費者取消捆綁產品的行為。例如,想要通過電話取消捆綁產品的消費者,會被接線員工勸阻,或繼續(xù)推銷產品。2016~2021年,TMCC通過設置的熱線,接聽了超過11.8萬名消費者電話。但直到消費者口頭要求取消三次,接線員工才會告訴消費者,只有提交書面請求才能取消捆綁產品。
“豐田方面并不認為自己存在違法行為,之所以選擇支付和解金,也是想要快速解決這個風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上。這次風波也會促使豐田方面改進部分舉措,例如,如何使用戶可以通過線上更加快速地解約等等。”上述接近豐田汽車的消息人士向記者表示。
市場調研顯示,美國有著完善的汽車信貸社會服務體系,有一半左右的汽車信貸業(yè)務是由汽車金融公司完成的,從事汽車金融服務的機構主要包括汽車金融服務公司、銀行、信貸聯(lián)盟、信托公司等,汽車金融機構的主要服務模式則主要分為分期付款零售方式、融資租賃方式、信托租賃方式、汽車分期付款合同的轉讓與再融資等。
事實上,TMCC因汽車貸款風波支付高額和解金,并非個例。早在去年年底,美國銀行業(yè)的“零售之王”富國銀行,就曾收到“天價罰單”。彼時,CFPB指控富國銀行向汽車貸款客戶收取非法費用和利息,以及對儲蓄賬戶等收取不正確的透支費,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影響了超過1600萬人,責令富國銀行支付約37億美元款項(約合人民幣265億元)。最終,富國銀行同意支付37億美元,與CFPB達成了和解。
CFPB負責人Rohit Chopra表示:“鑒于美國消費者的汽車貸款負擔越來越重,我們將繼續(xù)對欺騙消費者的大型汽車貸款機構進行追查。”
今年汽車金融市場規(guī)?;蜻_2.9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也有金融業(yè)務,運營主體為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中國的豐田汽車金融,與美國市場中金融業(yè)務沒有什么關系。因為不一樣市場監(jiān)管、政策、消費者需求以及銷售模式下,業(yè)務肯定也會有所不同,國內金融業(yè)務肯定沒有美國市場那種情況和風險。”上述接近豐田汽車的消息人士認為。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也認為,國內對于汽車金融行業(yè)的監(jiān)管較為嚴格,汽車金融產品也相對單一,汽車貸款的滲透率和違約的比例都比較低,使得汽車金融公司面臨的風險相對較小。
《2022中國汽車金融行業(yè)發(fā)展報告》披露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25家汽車金融公司全年實現(xiàn)零售汽車貸款投放655.44萬筆(輛),發(fā)放零售貸款金額5647.2億元。隨著大眾消費心理的調整和消費群體年輕化,國內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達到55%。截至2022年末,國內已有近30家汽車主機廠設立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已經越來越成為汽車主機廠的標配。中商產業(yè)研究院預測,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guī)模將達2.9萬億元。
不過,汽車金融行業(yè)也不乏被罰款的例子。如,今年10月,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浙江監(jiān)管局對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車消費金融中心溫州分中心及其副總經理韓安樑進行了行政處罰,原因是平安銀行對合作機構管理不到位,準入盡職調查、審查不到位,日常管理缺失,并且汽車金融業(yè)務開展不審慎,對平安銀行罰款60萬元,并對韓安樑給予警告;今年7月,上海東正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guī)則,被上海銀保監(jiān)局責令改正,并處罰款50萬元;今年2月,福特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因開展零售貸款業(yè)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guī)則,被上海銀保監(jiān)局責令改正,并處罰款50萬元。
在政策端,為進一步加強汽車金融公司監(jiān)管,引導其依法合規(guī)經營和持續(xù)穩(wěn)健運行,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修訂發(fā)布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8月11日起施行。
《辦法》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以風險為本加強監(jiān)管;適應汽車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市場需求;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等,提出“將汽車附加品融資列入業(yè)務范圍,允許客戶在辦理汽車貸款后單獨申請附加品融資”“主要出資人須為汽車整車制造企業(yè)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yè)收入不低于500億元人民幣”“允許設立境外子公司,提供民族品牌汽車海外市場發(fā)展所需的金融服務,支持我國汽車產業(yè)‘走出去’”等具體措施。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辦法》適度放開業(yè)務范圍,有助于促進汽車消費,并引導汽車金融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聯(lián)合資信分析師馬鳴嬌也認為,《辦法》旨在加強對汽車金融公司及其股東監(jiān)管,隨著《辦法》貫徹落實,將有利于汽車金融公司提高風險防控意識、公司治理及和內部控制規(guī)范性及信息披露透明度,推動汽車金融公司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