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2 13:05:27
每經編輯 孫志成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6月1日晚通過一項關于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這是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國會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
此前,該法案已經于5月31日晚在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按照立法程序,該法案還需遞交總統(tǒng)拜登簽字后方能生效。
拜登:期待盡快簽署該法案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債務上限法案。按照程序,該法案將在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字后生效。
據中新網援引NBC報道,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表示,“美國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避免了違約。” 舒默還指出,若出現債務違約,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界面新聞,當地時間6月1日,白宮發(fā)布美國拜登總統(tǒng)就參議院通過兩黨預算協(xié)議發(fā)表的聲明。
拜登稱:“今晚,兩黨的參議員都投票保護我們來之不易的經濟進步,并防止美國首次出現違約。他們一起再一次證明了美國是一個支付賬單、履行義務的國家,而且將一直如此。我想感謝舒默和麥康奈爾迅速通過該法案?!?/span>
拜登表示:“我們的工作遠未完成,但這一協(xié)議是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它提醒我們,為我們國家的最佳利益采取行動時,會有什么可能。我期待著盡快簽署該法案成為法律,并在明天直接向美國人民講話?!?/span>
此前報道稱,該法案規(guī)定,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將暫緩生效至2025年年初;2024財年和2025財年預算將被限制;收回未使用的應對新冠疫情資金;對某些領取社會福利人員采取更嚴格工作要求限制等。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guī)模在1月19日達到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經過數月談判,拜登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于近日就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達成一致。?
據美國媒體報道,眾議院部分兩黨成員在投票前的辯論中,對法案內容表達了不滿。共和黨極端保守派主張大幅削減政府支出;而民主黨部分人認為總統(tǒng)拜登對共和黨作出過多妥協(xié)。
專家:會對美元信譽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美國政府面臨債務上限并不是首次。據新華社報道,此次是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國會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
據央視新聞,美國對聯邦政府總債務設置法定上限,最初目的是為美國政府融資提供便利性,只要債務總額低于法定債務上限,政府發(fā)債就無需國會特別批準;而當政府債務觸及上限時,則需要國會暫停或者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才能繼續(xù)通過凈發(fā)債來完成既定的支出計劃。
打個比方,這個債務上限,就像是美國財政部的“信用卡額度”,批準這個“額度”,要通過美國國會。從1917年美國設置債務上限至今,美國債務上限已經提高了超過100次,額度也從最初的450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31.4萬億美元。
據央視新聞,近年來美國不斷提升債務上限,專家表示,會在全球范圍內對美元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讓美元及美元資產的價值在逐漸喪失投資人的信任。
美國政府不斷提升債務上限,“寅吃卯糧”現象愈發(fā)嚴重。截至2022年末,美國未償還公共債務的數額也超過了中國、日本、德國、英國的經濟體量的總和,而且這一水平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又上升了60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債務上限問題頻頻發(fā)生,勢必會全球范圍內對美元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2016年以來,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逐年減少,2022年末為58.36%,較2015年末下降7.39個百分點。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債務上限問題也是造成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地位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美元及美元資產的價值在逐漸喪失投資人的信任,另一方面,黃金價格在最近持續(xù)走高。據世界黃金協(xié)會報告,全球各國央行今年一季度購買黃金228噸,較去年同期的82.7噸大幅增長176%,為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第一季度,國際黃金價格在今年4月和5月也分別再次創(chuàng)下新高。
德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表示:美國的債務上限危機不斷,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美國國債在投資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多官方和私人投資人都會選擇其他資產去優(yōu)化資產配置,這必將帶來全球范圍內美元信譽的下降和“去美元化”浪潮加劇。
據彭博新聞社日前報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分析師發(fā)布報告預計,未來幾十年全球貨幣體系雖然仍將以美元為主導,但會變得更加多極化。
報告指出,美國轉向保護主義、債務違約風險等將威脅到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即使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得到解決,但過去10年美國國內政治環(huán)境兩極分化加劇,削弱了美國決策的可預測性和有效性。
此外,美國濫用制裁的行為進一步抑制了美元在全球貿易和金融中的自由流通,這將進一步促進全球貨幣體系的多元化發(fā)展。
編輯|孫志成?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界面新聞、中新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