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0 18:56:17
◎今年進博會新增設了近7000平方米的集成電路展區(qū)。該專區(qū)匯集了芯片上下游產業(yè)鏈諸多明星企業(yè),比如半導體設備提供商阿斯麥(ASML)、泛林集團、半導體材料提供商3M、存儲龍頭SK海力士以及老牌IDM廠商德州儀器等。
◎芯片產業(yè)鏈巨頭集中“出鏡”,哪些尖端科技最受矚目?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四屆進博會在上海隆重舉辦。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進博會新增設了近7000平方米的集成電路展區(qū)。
該專區(qū)匯集了芯片上下游產業(yè)鏈諸多明星企業(yè),比如半導體設備提供商阿斯麥(ASML)、泛林集團、半導體材料提供商3M、存儲龍頭SK海力士以及老牌IDM廠商德州儀器等。它們通過進博會這個平臺尋求與上下游的合作,同時展出自身最新的硬科技產品。
集成電路展區(qū)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近期,資本市場最為火熱的概念當屬元宇宙,而芯片則是支撐元宇宙的基石。在此次進博會上,SK海力士就通過“Memory Centric Universe”五邊形展臺,展示了半導體存儲器在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大熱科技領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海力士提供
老牌芯片廠商德州儀器,也攜帶旗下廣泛的模擬和嵌入式處理產品組合首次參展進博會。德州儀器展出的產品主要分為新基建板塊、汽車板塊和智能家居板塊,在新基建板塊,德州儀器重點展出了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產品和技術的工業(yè)設計,使用場景涵蓋充電樁,太陽能逆變器,儲能及5G等。
汽車板塊,德州儀器則重點展示了旗下產品是如何幫助客戶解決復雜的設計難題,助力加速電動汽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和智聯(lián)汽車的設計及上市。其中,展品重點呈現了由德州儀器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支持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 (ADAS) 技術和汽車網關應用。
圖片來源:德州儀器提供
除了SK海力士、德州儀器這類IDM廠商,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也在通過新科技展示其先進的尖端產品。
比如光刻機龍頭ASML(阿斯麥)便首次應用裸眼3D技術,展示光刻機的內部世界,從而揭秘內部各模塊精密運作的奧秘,并介紹浸潤式光刻、雙晶圓平臺等革命性技術的發(fā)展歷程,深度講解ASML“鐵三角”全方位光刻解決方案。
ASML展臺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而半導體材料提供商3M,則在中國首發(fā)了其Trizact CMP研磨墊。其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芯片經過光刻、刻蝕后,需要使用研磨盤進行打磨,打磨至光滑后再能進行下一步光刻、刻蝕。研磨盤使用多次之后便會變得毛糙,而研磨墊則可以提高研磨盤的使用效率,即為高級技術節(jié)點的半導體制造提升耗材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3M還宣布在蘇州設立一條半導體研磨盤生產線,該項半導體研磨盤生產線預計將于2022年初實現量產,初步規(guī)劃產能為每月8000顆。
3M大中華區(qū)交通運輸與電子產品事業(yè)部高級副總裁周昶表示:“3M蘇州工廠半導體研磨盤生產線投產后,將進一步完善中國半導體行業(yè)的本土供應鏈體系,部分關鍵工藝耗材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將得到有效緩解。未來我們也將不斷憑借前沿創(chuàng)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半導體材料技術行業(yè)向國際尖端水平進軍。”
3M研磨盤及研磨墊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進博會上,各大半導體廠商都表達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扎根中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德州儀器副總裁、中國區(qū)總裁姜寒表示:“三十多年來,德州儀器植根中國,持續(xù)投資,助力客戶成功。我們新啟動的深圳產品分撥中心在自動化和效率方面樹立了行業(yè)標桿。未來,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中國作為出色的供應商、雇主與社區(qū)伙伴,繼續(xù)與中國市場和廣大中國客戶共同成長。”
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鄭銀泰也表示:“SK海力士已經在中國發(fā)展超過十余年,我們有幸體會了中國的發(fā)展、壯大,感受到市場的開放、包容,并與之共同成長。中國市場在SK海力士全球戰(zhàn)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們也期待繼續(xù)扎根于此,踐行SK海力士的企業(yè)社會價值,為中國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幸福。”
泛林集團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汪挺則強調了進博會對于上下游交流的作用。其表示:“對于泛林集團來說,中國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市場。進博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中國客戶互動、展示泛林集團全球領先創(chuàng)新技術成果、分享行業(yè)洞察的絕佳機會。作為進博會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泛林集團將不斷探索機遇以支持本地客戶和行業(yè)合作伙伴,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