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0 19:50:33
5月份以來,滬指在2800點~2900點反復震蕩,多次盤中突破2900點后都出現了回落,股民心中的長陽紅五月遲遲不能實現。2900點上方拋盤為何如此之大?到底是誰在不停拋售呢?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今日三大指數早盤震蕩,午后走弱,創(chuàng)業(yè)板跌逾1%,滬指在昨日一度逼近2900點后,今日再度回落。截至收盤,滬指跌0.51%,報收2883點;深成指跌0.94%,報收10948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21%,報收2118點。
5月份以來,滬指在2800點~2900點反復震蕩,多次盤中突破2900點后都出現了回落,股民心中的長陽紅五月遲遲不能實現。
2900點上方拋盤為何如此之大?到底是誰在不停拋售呢?
減持計劃來勢洶洶
統計發(fā)現,5月以來,大股東減持來勢洶洶。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9日,5月份有超百家上市公司的413位股東發(fā)布了減持計劃。已超過了3月整月擬減持的380位股東數,接近2月和4月的減持股東數。
減持數量方面,白銀有色股東瑞源基金擬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4.18億股排名第一;石化油服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及/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的股份,即不超過1.9億股排名第二。
另外,5月至今,擬減持數量超過1000萬股的股東有57位,他們大部分均是持股5%以上股東。
5月至今股東減持計劃,數據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牛股股價炒高后,股東也準備趁機減持離場。
貝達藥業(yè)5月6日收盤價首次站上100元后,公司股東貝成投資、YINXIANG WANG、FENLAI TAN決定提前終止其于2019年11月11日發(fā)布的減持計劃。同時,上述股東發(fā)布新的減持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貝成投資、YINXIANG WANG、FENLAI TAN擬分別減持不超2%、0.76%和0.18%的公司股份。
金域醫(yī)學近期股價大幅走高,4月底股價一度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隨后金域醫(yī)學公告,合計持股2.62%的股東君睿祺及其一致行動人君聯茂林擬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2,020,07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2%。
大部分股東減持股份主要是個人資金需求,也有部分股東是因為購房、還貸等個人財務需求。
如近期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歐普康視,股東合肥歐普民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表示,部分股東由于購房、還貸等個人財務需要減持,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5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36% 。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截至4月30日,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2020年一季報均宣告披露完畢。而年報或季報披露期,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是要受到限制的,而進入五月,這個限制減持的“窗口期”已經不再存在,熬過了“窗口期”的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自然也就迫不及待地要進行股份減持了。
大牛股管理層高位減持
除了股東在5月頻發(fā)減持計劃外,上市公司董監(jiān)高等管理層也在5月大量減持。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9日,有205家上市公司高管減持了股票,而4月份整月只有118家。從減持金額看,有14家公司高管減持金額合計超過了1億元,而4月份減持過億的僅有7家公司。
5月至今減持金額最多的是智飛生物,累計減持1600萬股,減持金額合計11.52億元。另外,三七互娛、健帆生物和泰格醫(yī)藥等減持金額也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高管大量減持的個股大多是近期的大牛股,在過去一年里,股價均出現了翻倍行情。
從行業(yè)方面總體看,高管減持股主要集中在醫(yī)藥生物、計算機等行業(yè)。
5月至今管理層減持金額,數據來源:Wind
對于近期密集扎堆減持,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直接影響因素是A股市場行情回暖。三月底以來,以題材股為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板指反彈幅度一度達18%,而以芯片等熱門題材的部分個股,股價更是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從歷史經驗來看,隨著A股上行,減持數量、力度均會呈正比例增加。
如夢潔股份今天再度漲停,已連續(xù)7天一字漲停,5月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117.44%,市值翻倍。夢潔股份實控人、董事長姜天武的前妻伍靜,連續(xù)減持合計套現近3500萬元。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一般會帶來股價的下跌,而且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股票可能是對公司經營前景的不看好,這時的減持會對股價造成打壓。但最終決定上市公司股價漲跌的,還是公司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和業(yè)績作為支撐。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