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成長研習社 2017-12-07 21:55:38
親戚家上大學的小姑娘找我聊天,愁眉苦臉的跟我抱怨自己的處境:有時候真恨自己生在窮人家,IPhoneX單反愛馬仕什么的我都沒奢望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出國讀研究生,開學后找學長學姐們打聽了一下,光學費生活費就要六位數(shù),回家跟工薪階層的父母才透了個口風,他們便說沒那么多錢,讓我老老實實在國內(nèi)讀研就行了。
倒也不是覺得他們藏私,可還是忍不住的失望,別人家的孩子吃喝玩樂都能一擲千金,我只是想去國外進修提高自己,為什么就這么難。
歸根到底,還不是父母年輕的時候不爭氣,寧愿在一家半死不活的企業(yè)拿著那么低的工資也不肯挪窩,我表叔他們家早年開始做生意,起早貪黑的,現(xiàn)在也有百萬存款了,要是他們這么努力,我哪兒還愁沒有錢出國求學。
她氣鼓鼓的說著,毫不掩飾一臉的失望和頹喪,我本來有一肚子的雞湯想要灌給她,可看到她這樣的神情,卻不由得有點羨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狹隘與自私原本就是年輕人特有的專利,涉世未深,生活又還算一帆風順,身邊的世界大不過父母親戚同學老師,這才能理直氣壯的,將生活的一切不順歸咎他人。
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或許還能將父母當做救命稻草和替罪羊,沒錢的時候回家蹭吃蹭喝,一提到人生的不順,全都可以推諉給不夠完美的原生家庭,跟同學好友聊起父母的不是心有戚戚。
可是一旦到了二十五六歲的時候,一切就都開始不一樣,身邊那些很厲害的同齡人早已白手起家脫穎而出,當你再以“母校沒名氣”和“家里沒關系”這種借口當擋箭牌時,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友善的笑意和安慰,還有直截了當?shù)馁|(zhì)疑。
而再往后,到了三十歲之后,就連質(zhì)疑和責問都不會有,每每當你把父母搬出來做替罪羊之時,得到的不過是一句尷尬的敷衍的呵呵,而跟你講話的那個人,會在心中默默將你拉黑,定位成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年輕的時候很難的,十六歲是,十八歲是,二十二歲是,二十五歲也是,可是上天從來都沒許諾過后面的路會比前面好走一點,它更像是一個不斷升級打怪的過程,隨著你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同時,需要應對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多。
十六歲的時候,你所關心的不過是跟同桌鬧了別扭要怎么和解,月考成績又下滑了三名如何跟父母交差。
十八歲的時候,困擾你的無非是要上哪一所大學,學校的口碑如何,舍友是否好相處。
二十二歲的時候,最大的困擾往往是剛步入職場的不適與茫然,跟男朋友異地無所適從,棘手的辦公室政治和不懷好意的禿頂男老板。
二十五歲的時候,你為三姑六婆逢年過節(jié)的逼婚不勝其煩,賭氣在大年夜將自己鎖進書房,覺得這就已經(jīng)是人生至苦了,可你從來沒想過,接下來的人生,偏偏就更艱難。
圖片來源:PEXELS
替老板背了黑鍋有口難言,被上司穿了小鞋去留兩難,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貸的壓力山大,一不小心遇上渣男撈女的人財兩空,與昔日好友面對面玩著手機的尷尬,冬夜一個人出差的冷寂與孤獨,有心改變卻無力執(zhí)行的無奈和掣肘,以及死別,以及生離。
甚至于到了某一個年齡之后,你會意識到連努力都沒有用,這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你用盡力氣也無法左右的東西,而你如何面對那些東西的態(tài)度,真的會影響你的后半生。
我曾經(jīng)也是個特別喜歡唉聲嘆氣的人。
遇到早高峰遲到,會抱怨城市擁堵不堪的交通和某些新手司機笨拙的反應,工作中凡有不順,便立刻會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沒有被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鐵飯碗砸中,就連加班的時候也忍不住哀嘆:只怪自己不是富二代啊,要是不差錢,自然可以瀟灑的轉(zhuǎn)身走人,誰還愿意在這吃苦受氣忍委屈。
或許是我嘆氣嘆的太過頻繁,實習期結束的那天,便被老板叫去喝茶,他單刀直入,促狹的問我:你知不知道我每次路過你的座位,都感覺有一層綠油油的怨氣飄蕩在你周圍?
他說,我知道你干的挺苦的,剛畢業(yè)都是這樣,初入職場什么都要重新適應,工作效率不高,但是任務不輕,所以做起來吃力不討好。
我正在頻頻點頭,期待他畫一個大餅,用“以后會好的”這樣的話來安慰我,可他卻話鋒一轉(zhuǎn):但你以為就只是這樣而已嗎?現(xiàn)在還是菜鳥的你,可以只求做完,可是滿一年之后,你就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做好,如何才能升職,別讓新來的小年輕騎到你頭上去,再然后你做了領導,每天除了做完自己的事還要考慮如何管理手下的人,如何讓他們對你又愛又怕,同時還能發(fā)揮最大的潛能辦事。
并不是只有新人才會不知所措,而唯一的區(qū)別是,當你不再是菜鳥時,也就不會有人教你,不再再為你負責,犯的錯再也沒有人幫你扛,捅的簍子也得自己去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職場上的每一天,都會比前一天更難。
你還有一輩子的氣要嘆呢,別急著都用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年輕人多笑笑,笑完了才有力氣拼。
我畢業(yè)之后,并沒有留在那家公司,可他的這句話,我卻一直銘記在心。而后來我開了公號,跟很多同齡人或是更年輕的朋友聊天,忽然有天就想起這句話來。
是我們太喜歡自憐,稍有一點不順,就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最倒霉的人,恨不得舉著放大鏡將傷口show給整個世界,而自憐之后,又是自怨和自苦;
我就是個不幸的失敗的悲哀的人,無論我怎么做也改變不了這樣的事實,那索性破罐子破摔好了,反正都已經(jīng)到了這種境地,還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而正是這樣的循環(huán),讓我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得黯淡無光,陷在一個不斷下墜的螺旋中,越來越頹喪,越來越無力,直到最后,真的到了什么也改變不了的時候,又嘆一口氣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可既然早知如此,又為何不能放手一搏呢?
人生實苦,但愿你永帶笑意。
來源:少女成長研習社微信公眾號(ID:Taocituzi77) 每日經(jīng)濟新聞已獲授權轉(zhuǎn)載
作者:陶瓷兔子,Linked-In專欄作者,微博讀書書評人,把日子過成段子,將心事煮成故事的雞湯少女,新書《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正在熱賣中,微信公號@少女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凍齡少女心的桃花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