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 00:39: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fā)自北京
“由于我國經濟對外開放度越來越高,跨境資本流動渠道日益豐富且便利,部分領域的跨境套利投機活動也需要密切關注。”昨日(3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管局)發(fā)布的《2014年國際收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這樣表述?!秷蟾妗愤€顯示,盡管內外部環(huán)境中的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可能加大,但國際收支差額有望延續(xù)規(guī)模適度、總體可控的調整。
此外,外管局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國際收支繼續(xù)呈現“雙順差”格局。當年國際收支總順差為2579億美元,較2013年下降48%。其中,經常項目順差2197億美元,增長48%;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382億美元,下降89%。
外匯資產轉向市場主體
外管局認為,預計2015年我國國際收支仍將呈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向波動”的新常態(tài)??缇迟Y本流動易受匯率、利率以及市場預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從國內環(huán)境看,在國內經濟從“三期疊加”向新常態(tài)過渡的過程中,市場主體對經濟下行、金融和房地產領域風險積聚等因素十分敏感,“資產外幣化、對外債務去杠桿化”等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可能持續(xù)。上述因素相互疊加,將在短期內加大資本和金融項目雙向波動?!秷蟾妗分赋觯貐R于民和債務償還是外匯分流的主要方式,在人民幣匯率趨于均衡合理水平且雙向波動明顯增強的情況下,境內企業(yè)和個人調整優(yōu)化了資產負債表。
境內外匯存款和貸款數據顯示,外匯存貸差部分被銀行在境外運用,是推動其他投資資產項下我國對外貸款和資金存放境外等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顯示了外匯資產由國家集中持有轉向市場主體分散持有,但其控制權仍為境內主體。同期,境內企業(yè)正在加速償還前期借的大量美元債務。
外管局指出,今年還將加快構建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完善政策儲備和應對預案,并加大力度,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規(guī)經營和違法犯罪行為,保持對異常跨境資金流出入的高壓態(tài)勢。在防范跨境資本沖擊前提下,今年將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關鍵改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今年有希望對外匯管理條例做一次比較徹底的清理。從新規(guī)則來講,中國能夠基本實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
對外投資收益增長10%
對市場中存在的國際收支表中“凈誤差與遺漏”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熱錢流動的說法,此次《報告》特意做了澄清,“凈誤差與遺漏方向與跨境資本流動沒有必然關系。”2009年~2013年間,我國年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凈誤差與遺漏均為負;但除2012年外,其他各年份我國面臨的都是資本流入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國際上看,日本在2007年~2012年、德國在2003年~2009年均連續(xù)6、7年呈現誤差與遺漏為正,而期間內歐元和日元有升有貶,宏觀經濟狀況波動也很大。
今年1月,高盛發(fā)表研報認為,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誤差項數字的不斷擴大可能反映了資本正在秘密出逃,中國央行或期望人民幣匯率未來趨向穩(wěn)定以阻止這一勢頭的蔓延。
但在外管局看來,我國的誤差與遺漏規(guī)模一直在合理范圍內。
某金融機構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跨境資本流動的方向或許更為復雜,但具體規(guī)模并非從國際收支表的一個數據指標就能特別清晰的看到。因為所謂“熱錢”的進出方式是隱秘的,通過官方統(tǒng)計之外的復雜多變的路徑流動,只能從多個數據來進行方向性的估算。
此外,《報告》還澄清,投資收益為負,并不代表我國對外投資損失。實際上,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收益183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外來投資利潤利息、股息紅利支出2429億美元,較上年下降7%,收益項目逆差收窄。此外,2014年我國收益項目收入為213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6%;支出2471億美元,下降6%;逆差341億美元,縮小57%。其中,職工報酬順差258億美元,擴大60%;投資收益逆差599億美元,下降3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